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妙门由起序 武周 · 史崇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夫至道难究。虚皇不测。
虽无为无形。而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也。忘功用而起视听。
有情有信也。孕生灵而运寒燠。
乾坤得之以开辟。日月得之以贞明。
天子得之以致理。国祚得之以太平。
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也。
若乃虚空自然。变见生为。
凝灵结气。化成圣人。
即元始天尊之谓也。故经云。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恍愡。又云。
恍惚中有物。恍愡中有象。
杳冥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又云。
元始者。道之应化。
一之凝精。因气感生。
转变自然。此既不由胎诞。
因经姓系。夫有天地。
方有人焉。有人焉。
方有氏族。天尊生于混沌之始。
何宗祖之有乎。其后改号示变。
应迹垂灵。托胎洪氏之胞。
降形李母之腋。盖有由矣。
然五身既分。三代斯别。
随机应物。拯溺安危。
汲引偫迷。财成庶族。
慈悲覆焘。难以胜言。
所谓真身者。至道之体也。
应身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也。
法身者。真精布气。
化生万物也。化生者。
堀然独化天宝君等也。报身者。
由积勤累德。广建福田。
乐静信等也。然元始天尊太上道君高上老子
应号虽异。本源不殊。
更托师资。以度偫品。
或命尹喜天竺。以化胡人。
或与鬼谷之昆崙。以行圣教。
兹济之道。无远不通。
盖方圆动静。黑白燥湿。
自然理性。不可易也。
吹管操弦。修文学武。
因缘习用。不可废也。
夫自然者。性之质也。
因缘者。性之用也。
因缘以修之。自然以成之。
由此而言。高仙上圣。
合道归真。固增广善缘。
精进无退。度人济己。
通幽洞冥。变粗为精。
鍊凡成圣。而惑者遂云。
神仙当有仙骨。骨法应者。
不学而得。何其谬哉。
然法界高深。天宫悠旷。
五亿五万。布其方域。
三千大千。分其国土。
则有元都妙境。玉京延至圣之游。
仙居。宝台致神君之化。
真庭杳眇。阳和七曜之天。
妙躅深沈。太微九灵之观。
斯乃存诸浩劫。著自遐龄。
厥迹纷纶。卒难详载。
夫津梁所建。开度攸先。
国土不安。阴阳致沴。
凶衰系起。疫毒流行。
遂能保祐帝王。安镇黎庶。
此之功德。何以加焉。
道士立名。凡有七等。
一者天真。二者神仙。
三者幽逸。四者山居。
五者出家。六者在家。
七者祭酒。其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等。
去尘离俗。守道全真。
踪寄寰中。不拘世务。
其在家祭酒等。愿辞声利。
希入妙门。但在人间。
救疗为事。今剑南江表。
此道行焉。所以称之为道士者
以其务营常道故也。至于法衣。
非无差降。黄裳绛褐。
式崇正一之仪。凤气飞云。
用表洞元之服。载诸经教。
此不缕陈。原夫真经。
实惟深奥。或凝空结气。
自然成章。或浮黎协晨。
圣人演妙。或天书下降。
玉字方传。或代出圣师。
撰述灵旨。其后递相传授
使得流通。或宝座敷扬。
十方听受。所以护持帝王
使国土安宁。拔度沦亡。
使魂神迁陟。利人济己。
契道冥真。法力幽通。
难以为喻。崇信者因而享福。
毁谤者于是挻灾。若影之随形。
响之应声也。是以轩辕夏后。
崇信也。致升仙之道。
成太平之功。梁武齐宣。
毁谤也。招祸败之辱。
受覆亡之报。我国家承宗李树
袭训骞林。恒缔想于真灵。
每稽芳于道德。无为无事。
载扬垂拱之风。乃圣乃神。
逾阐不言之教。既而彤闱少事。
紫掖多閒。披凤笈之仙章。
启龙缄之秘诀。文多隐讳。
字殊俗体。欲使普天率土。
广识灵音。故敕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太清观主臣史崇大使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仆上柱国卢子真副使宣议郎右领军卫长史臣史杲为判官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中书令太子右庶子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安县开国子崔湜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上柱国晋国公薛稷
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权检校左羽林将军上柱国高平县国公徐彦伯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权检校右羽林将军上柱国寿昌县开国侯贾膺福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臣竺乂。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右谕德昭文馆学士兼宋王侍读上柱国邱悦
正议大夫工部侍郎昭文馆学士柱国卢藏用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昭文馆学士柱国韦利器
正议大夫太府少卿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吴兴县开国男沈佺期通议大夫主爵郎中权检校右羽林将军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猷。
正议大夫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张齐贤大中大夫昭文馆学士轻车都尉臣郑
朝散大夫检校秘书丞昭文馆学士胡皓金紫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鲁国公祝钦明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兼。修国史崇文馆学士东海郡开国公徐坚
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崇文馆学士王琚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凉县开国子员半千
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胡雄银青光禄大夫国子司业崇文馆学士皇太子侍读上柱国褚无量
通议大夫行秘书少监崇文馆学士知馆事上柱国居巢县开国子臣刘子元朝议大夫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上轻车都尉贾曾
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内供奉崇文馆学士柱国苏晋。大德京太清观大德张万福大德刘静俨大德田君楷大德阮孝波京元都观主尹敬大德京东明观主寇义待大德京太清观法师孙文俊大德时居贞大德单大易大德高贞一大德张范大德田克勤大德仙厦大德宗圣观主侯元爽大德东都大福唐观法师侯抱虚上座张至虚刘元良大德绛州玉京观主席抱舟等。
集见在道经。稽其本末。
撰其音义。然以运数绵旷。
年代迁易。时有夷险。
经有隐见。或劫初即下。
劫末还升。或无道之君。
投以煨烬。或好尚之士。
秘之岩穴。因而残缺。
紊其部伍。据目而论。
百不一存。今且据京中藏内见在经二千馀卷。
以为音训。具如目录。
馀经仪传论疏记等。文可易解者。
此不详备。其所散逸。
伫别搜求。续冀修缮。
用补遗缺。而经且久远。
字出灵圣。梵音罕测。
云篆窥。或为无识加增。
或为传写妄误。或持浮伪之说。
窃揉真文。或采菁华之言。
将文释典。不可齐其所见。
斥以灵篇。今之著述。
或所未晤。中间阙疑。
用俟能者。名曰一切道经音义。
并撰妙门由起六篇。具列如左。
及今所音经目与旧经目录。都为一百十三卷。
等学昧琅书。情昏宝诀。
伏承天涣。敢罄謏闻。
披锦蕴而多惭。对丝言而自失。
岳州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717年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引用典故:貂蝉
昔滥貂蝉长,同承雨露霏。
今参鱼鳖守,望美洞庭归。
浦树悬秋影,江云烧落辉。
离魂似征雁(一作旆,又作帆),恒往帝乡飞。
王琚食实封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门下。
古之书甲。
令铭太常
若不抚翼青云。
驰光白日。
未有君则议赏。
速为善而知劝。
臣亦避荣。
保流谦而益受。
岂非君臣之际。
感通之理然也。
新除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崇文馆学士赵国公王琚
体融纯綷。
鉴彻精微。
谟猷济时。
词学辨政。
新除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楚国公姜皎
宏才倜傥。
胜气清明
含章掞发。
临事条解。
新除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宋国公李令问
居惟密静。
冑实勋华。
率礼而和。
立言以信。
或受釐则问。
或舍讲相得。
非直萧曹不远。
自我之旧。
故能管乐咸起。
致予在斯。
顷扫偫凶。
繄赖其力。
爰升茂宠。
同辞厥位。
诚非易夺。
义所难违。
俾增秩于掖垣
更回班于殿省
仍加井邑。
以荅元勋。
可行中书侍郎
俸禄防阁品子课等一事以上同三品给。
食实封二百户
通前满五百户。
殿中监
仍充内外闲厩使
加实封二百户
通前满七百户。
令问可行殿中少监兼知尚食
加实封二百户
通前满五百户。
散官学士各如故。
主者施行。
赏定策功臣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大臣立事。
夷险不易。
良相升朝。
安危所系。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
伟材生代。
宏量镇时。
经纶文章。
今之王佐。
出入将相。
古之人杰。
夙侍帷扆。
畴咨庙堂。
思志尧舜
以期管乐。
朕往在储闱
洎登宝位。
每观其人。
闻义感激。
愿判忠邪。
立诚慷慨。
陈宏益。
尔其至矣。
朕实嘉之。
顷者枭獍兴谋。
干戈作衅。
太上皇命朕除讨。
元振又驰奉宸极。
始则赉予为弼。
终则宁朕问安。
可谓格于皇天。
贯于白日。
元恶既剪。
物共为新。
昌言是图。
朕岂忘旧。
宜开井邑。
永誓河山。
元振封为代国公
食实封四百户。
赐物一千段。
以前中书侍郎王琚户部尚书
封赵国公
食实封三百户
殿中监姜皎工部尚书
封楚国公
食实封五百户
太仆少卿王守一太常卿
封晋国公
食实封五百户
殿中少监李令问殿中监
封宋国公
食实封五百户。
废皇太子瑛为庶人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三
朕躬承天命。嗣守先业。
不敢失坠。将裕后昆。
所以择元良。策奇器。
为国之本。岂不谓然。
太子瑛。幼而钟爱。
爰加训诱。亲之师范。
所望日新。年既长成。
与之婚冠。而妃之昆弟。
潜搆异端。顷在东都。
颇闻疑议。所以妃兄薛愿
流谪海隅。导之诲之。
谓其迁善。驸马都尉薛锈。
亦妃之兄也。今又煽惑。
谋陷弟兄。朕之形言。
愧于天下。教之不改。
其如之何。盖不获巳。
归诸大义。瑛可废为庶人。
鄂王瑶光王琚等。自幼及长。
爰加抚育。为择师资。
欲其恭顺。而不率训典。
潜起异端。及与太子瑛搆彼凶人。
同恶相济。亦既彰露。
咸引其咎。孽由己作。
义在灭亲。并降为庶人。
驸马都尉薛锈。离閒骨肉。
惑乱君亲。潜通宫禁。
引进朋党。陷元良于不友。
误二子于不义。险薄之行。
遂成门风。皆恶迹自彰。
凶慝昭露。据其所犯。
合寘严诛。言念琐姻。
用申宽典。舍其两观之罚。
俾就三危之窜。可长流瀼州百姓。
王琚江华郡司马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二
久经任使。
历典藩条。
恃朝廷之见宽。
冒宪法而无惮。
凡所莅职。
著善声。
自顷移官。
益彰喧讼。
志由贪败。
政以贿成。
所犯赃私。
动盈千计。
名论罪
合寘流刑。
宥过推恩。
宜从贬任。
江华郡司马员外置。
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赐紫金鱼袋颜君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君讳幼舆字令轨
京兆长安人。高宗侍读华州刺史昭甫府君之孙。
王友赠太子少保惟贞府君之第六子也。美容止。
有器度。故小名粲焉
孝悌仁和。精详礼法。
博涉史记汉书。尽究其义理。
起家后土斋郎。调补汝南郡新息县主簿
恪谨官次。备闻修洁。
纪纲吏人。罔弗畏慕。
太守赵国公王琚。器君才名。
待以殊礼。县之庶务。
悉以见咨。家素清贫。
从母之孀嫠者。宗族之茕单者。
皆仰给焉。君悉心奉养。
情礼弥笃。哥舒之攻石堡城
请君随军。拜左卫率府兵曹参军
恩敕赐绯鱼袋。不幸以天宝九载秋七月旬有三日
遇疾而终。春秋四十八。
即以其月窆于万年凤栖原先茔西北。祔也。
夫人陈郡殷氏。太夫人兰陵郡太夫人
曹州司法丽正殿学士践猷之元女。高士永宁寅之女弟。
高士寿安亮之家姑也。我伯舅聪明纯粹。
博学稽古。相国陆象先秘书监贺知章暨我世父濠州刺史元孙府君友善。
皆呼为五总龟。千年而五总。
问无不知也。太夫人以君四世殷之自出(原本阙)
失其新命君娶之。既而遂焉。
成先志也。夫人含风。
孤映当世。以广德三年冬十月二十一日
弃床帐于江陵。仲子凤翔参军顗。
暨季子顿。不幸早夭。
大历四年夏四月壬戌。季弟真卿命君孟子前武功丞顶叔子左千牛愿度远日而合祔焉。
呜呼。君以全德之姿。
丁休明之运。宜其振翼层汉。
濯鳞清流。而位不准才。
德沦于天。吁足恸也。
谓之何哉。铭曰。
兵曹乐只。于穆不巳。
华州之孙。少保之子。
温温体度。嶷嶷容止。
非礼勿言。唯德是揆。
人伦领袖。宗庙簠簋。
佩服典常。颛精文史。
汾睢岁事。新息入仕。
忠益上官。总持纲纪。
奉养从母。必穷珍旨。
绥族糺宗。偫居咸喜。
哥舒授律。石堡俟倚。
命我翊戎。宠章斯被。
鲲溟未运。鸿渐伊始。
不与之年。云如何㾖。
安放安仰。嗣徽昭美。
合葬既遵。从周有斐。
于嗟窘束。不获躬视。
写恨立铭。告哀千祀。
即位赦文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九
高宗嗣兴。
谅闇成受终之礼。
康王承统。
翌日奉顾命之书。
况万事尚殷。
萧墙有衅。
苍生伫理。
社稷谋安。
教虽达于通丧。
礼有变于金革。
顺人听政。
僶勉从权。
朕顷侍銮舆。
率彼西夏
佐成草昧。
俾掌戎车。
国步艰难。
睿图广运。
再清宇县。
崇复宗社。
禀成命以受律。
敢贪天以为功。
圣慈宏深。
册践明两。
奉若庭训。
敢有怠心。
呜呼。
不吊昊天。
殃咎荐至。
皇祖之哀未释。
闵凶之罚奄钟。
攀号罔极。
若无天地。
誓终丧纪。
企及前王。
百辟抑予。
俾恭遗训。
俯遂众望。
嗣膺丕烈。
钦兹大宝。
惧不胜任。
若蹈春冰。
如集乔木。
迩日者先圣哀损。
朕在问安。
而阋墙搆灾。
陵长成祸。
阃闱作孽。
阍寺滔天。
职为乱阶。
潜置巫蛊。
将行窃弄。
覆我邦家。
赖良弼翊戴。
爪牙同德
天道助顺。
神理害盈。
昭此共工之心。
终贻管蔡之辱。
舍彼有罪。
咸伏其辜。
废于离宫。
寘于城颍。
今天衢虽泰。
率土未康。
式协公卿之心。
仰遵易月之命。
奉时斯在。
先甲未孚。
宜允人神。
覃兹涣汗。
可大赦天下。
宝应元年五月十七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
巳发觉未发觉。
巳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
罪无轻重。
咸赦除之。
自开元巳来所有诸色犯累者。
并宜雪免。
左降官并诸色流人。
及罚镇效力配军团练等。
一切即放还。
其中有见任刺史县令及正员者。
并依本任。
其四月十五日巳后诸色流贬者。
与量移近处。
逆贼史朝义巳下。
有能投降及率众归附者。
当超与封赏。
天下禁囚。
不得过五日
所有推劾。
不得分外拷掠。
亦不得信支證便结罪名。
诸色文武官应在淩霄门内谒见者。
并飞龙射生等。
并宜以宝应功臣为名。
诸州刺史与一子官。
刺史县令入五品减两考。
内外文武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诸州刺史父母在无官者。
与致仕官及父母邑号。
巳亡殁者追赠。
诸州防禦使并停。
天下子为父后者各赐勋一转。
州县官自今巳后。
宜令三考一替。
太官饔膳等特宜减省。
有涉奢侈。
一切宜停。
天下百姓逋租悬调。
贷粮种子。
诸色欠负官物。
一切放免。
开元乾元等钱。
并宜准一文用。
不须计以虚数。
益昌郡进封郑王
延庆王迥进封韩王
故庶人皇后王氏故庶人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宜并复封号。
王炎永王璘及应安禄山诖误反状人等并宜昭雪。
建昌王追封为齐王
崇恩王追封为卫王
灵昌追封为郓王
其有明于政理。
博综典坟。
文可经邦。
谋能制胜。
及孝悌力田。
诸州刺史并宜搜扬闻荐。
投匦者不须勘以停处姓名。
务招直言。
以副朕意。
唐明皇任用杨国忠李林甫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九、《唐宋名贤确论》卷八
《书》云:「后非贤不碍」。
又曰:「良臣惟圣」。
则知人君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必由忠贤辅翼,然后圣德日跻,而天下长治也。
古言治者莫尚乎三皇,言三皇者莫尚乎黄帝,须得六相,而后皇道成也。
古言治者莫尚乎五帝,言五帝者莫尚乎尧舜
尧须得四瞸,舜须得十六相,而后帝德盛也。
古之言治者莫尚乎三王,言三王者莫尚乎禹、汤、文、武。
禹必得益,汤必得伊尹,文王、武王必得周、召、吕望,而后王业大也。
三王而下,言治者莫尚乎汉,言汉者莫尚乎高祖高祖必得萧、张,而后能灭暴秦而平海内也。
汉而下,言治者莫尚乎唐,言唐者莫尚乎太宗
太宗必得房、魏,而后能革乱隋而登太平也。
故曰,人君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必由忠贤辅翼,然后圣德日跻,而天下长治矣。
臣观唐明皇帝临淄王,始得刘幽求等,克讨韦庶人,以清内难;
皇太子即帝位,能用崔日用、郭元振等,遂诛太平公主,以除大怼。
开元初,则引姚崇、宋瞡等为宰相,乃致开元三十年太平之功业。
伟哉,侔禹、汤而齐文、武矣!
天宝初姚崇、宋瞡既死,又斥弃张九龄不用,专任李林甫、杨国忠,于是忠良路塞,君子道否,癚党并进,小人得时。
明皇一身,三处受害:林甫、国忠蔽其明,高力士塞其聪,杨贵妃食其心。
大凡人所待而用者心也、耳也、目也。
圣人高拱珀廊之上,南面临天下者,以心劳乎万机之务,而计乎成败也;
以明视乎九州之远,而察乎安危也;
以聪听乎万方之政,而审乎治乱也。
明皇心与耳目三者皆废,虽有自诚之明、上圣之性,又安用之哉!
荒色淫湎,惑以丧志。
万机旷废而不知,朝廷倾乱而不察,天下咨怨而不恤,社稷将覆而不悟。
禄山兵起,河北陷没,而贼据东都,犹未之觉。
干戈将及乘舆,乃遽走出延秋门以避锋刃。
几何不丧身亡国,由林甫、国忠之启乱也。
或曰:高力士弄权于外,杨贵妃用事于内,天宝之乱,岂独林甫、国忠也?
对曰:力士所以得弄权于外,杨贵妃所以得用事于内者,由林甫、国忠为之也。
高力士开元初知内侍省事,已承人主恩宠。
是时姚、宋为宰相力士小心供职而已,固未敢干政事、窃威权。
林甫、国忠为相,皆由力士进达,故力士得专恣矣。
宇文融、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鵵、安禄山、安思顺、高仙皆因附力士,并取将相高位,专宠恣横,威福擅作,而君子道消。
开元初武惠妃顾遇特厚,以故王皇后见废,而明皇中宫二十年,专宠惠妃
惠妃薨,后庭数千人,无可意者。
杨贵妃进见,至于期岁,礼遇才如惠妃
然则明皇开元间,非惑于女色,而海县无事,政令和一,岂非以姚、宋等朝夕左右,以忠言鲠论进于君耳,使君汲汲行尧舜之道?
明皇锐意治本,惧兹正人,饮酒不敢过夕,坐朝不敢差晚,丝竹不敢数御,苑囿不敢频行。
内虽嬖宠惠妃,而外不敢隳慢庶政。
惠妃虽受君宠,而不敢辄窃君权。
虽有百惠妃,又岂能惑明皇之心,乱开元之政哉!
杨贵妃入宫,则林甫、国忠为宰相,唯以奢侈之务厌君之心,佚乐之事荡君之志。
积銂财货,以盈君欲;
崇饰台榭,以请君游。
累日不视朝,无人切谏;
连宵奏钟鼓,无人上言。
倡优日戏上前,妇女朋淫宫内。
朝政大坏,皆林甫、国忠为之也。
噫!
用姚、宋则治,用杨、李则乱。
贤臣不可不用也,癚人不可不去也。
崔群尝对宪宗曰:「安危在出令,治乱由所任」。
明皇姚崇、宋瞡、张九龄、韩休、李元纮、杜暹则治,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人皆以天宝十五年禄山范阳起兵是治乱分时也,臣以为开元二十年贤相张九龄,专任癚臣李林甫,治乱自此已分矣。
用人得失,所系非小。
穆宗尝谓侍臣曰:「国家贞观中文皇帝躬帝道,治致瘅平。
神龙之间,继有内难,明皇平定兴复不易,而声名最盛
历代长久,何道而然」?
宰相崔植对曰:「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皆能励精思理。
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姿,同符尧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四海宁晏。
房乔、杜如晦、魏郑公、王皀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
圣贤相遇,固宜如此。
明皇守文继体,常经天后艰危。
开元初,得姚崇、宋瞡,委之为政。
此二人者,皆天生俊盓,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于道。
瞡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明皇置之内殿,出入观省,咸记在心。
每睵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故任贤戒睯,心归冲漠。
开元之末,因《无逸图》坏,始以山水图代之。
自后既无座右箴规,又信癚臣用事。
天宝之世,稍倦于勤,王道于斯缺矣。
陛下既虚心理道,亦望以《无逸》为元龟」。
元之治、天宝之乱,则任贤臣与任癚邪,得失安危明矣。
或曰:人君深居九重之内,朝廷千官百辟比肩而进,接武而退,何由辨得其贤臣而用之?
何由辨得其奸邪而去之?
对曰:贤臣与奸邪迥异尔,非为难辨也。
在人君密审而熟察,其可见也昭昭矣。
好直言君之短者,讦君之失者,好忠谋不避死者,好补时政之阙者,好不从君之欲者,好不徇君之私者,复为当朝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谮毁者,为宫掖嫔后之所憎恶者,此则贤臣也。
其好随君之意、顺君之旨、伺君之色、候君之言、探君之心、徇君之欲,好诡随而后众,好循默而不言,复不为朝廷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引荐者,为宫掖嫔后之所称美者,此则癚邪也。
君以此察之,贤臣癚邪甚易见也。
明皇欲罪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张九龄不奉诏。
李林甫曰:「此家事,何须谋于外人」?
明皇欲加牛仙客实封,张九龄奏为不可。
林甫曰:「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凡人观之,皆以为九龄贤,林甫癚;
明皇九龄不顺己,善林甫能承意,贬九龄而相林甫
明皇之不察也。
传曰:「失之毫矨,差之千里」。
明皇失之,致海内罹毒,国祚将倾,岂止误以千里也!
任人之际,可不察与!
向使明皇能辨林甫之癚、九龄之贤,则岂有禄山犯阙之事也?
千载之下,可为龟炮也。
李邕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阳韵
右,唐秘书李邕“字泰和”,《书光王琚元宗皇帝之子、濮王峤太宗皇帝之曾孙”》,故紫微舍人石昌言所藏。元祐丁卯过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麻纸》在石氏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翰苑林苏子瞻为之序。此帖飘纵,后帖严谨。予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余焉。六月甲申南都舟中,装赞曰:
蓬□皇皇,才高气方。
张说妒善,杜甫扬光。
子敬储逸,僧虔与详。
润分玉莹,秀溢春芳。
九月二十三日进故事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八、《高峰文集》卷六
石介《唐鉴》:或曰:人君深居九重之内,朝廷千官百辟,比肩而进,接武而退,何由辨得其贤臣而用之,何由辨得其奸邪而去之?
对曰:贤臣与奸邪迥异耳,非为难辨也,在人君密审而熟察,其可见也昭昭矣。
好直言君之短者,好直讦君之失者,好忠谋不避死者,好补时政之阙者,好不从君之欲者,好不徇君之私者,复为当朝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谮毁者,为宫掖嫔后之所憎恶者,此则贤臣也;
其好随君之意,顺君之旨,伺君之色,候君之言,探君之心,徇君之欲,好诡随而从众,好循默而不言,复不为朝廷正人之所延誉者,为左右小臣之所荐引者,为宫掖嫔后之所称美者,此则奸邪也。
君以此察之,贤臣、奸邪甚易知也。
明皇欲罪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张九龄不奉诏,李林甫曰:「此家事耳,何须谋于外人」!
明皇欲加牛仙客实封,张九龄奏为不可,李林甫曰:「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凡人观之,皆以为九龄贤,林甫奸,而明皇九龄不顺己,善林甫能承意,贬九龄而相林甫,此明皇之不察也。
传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明皇失之,致海内罹毒,国祚将倾,岂止误已千里也!
任人之际,可不察欤?
臣闻人主之职,惟在于用人,用人之辨君子小人而已。
察见其为君子而用之,察见其为小人而去之,则人主之能事毕矣。
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为圣帝明王,以此而已。
然而时君世主每于此不能者何哉?
非哲不足以知人,则愿治之心不切,未能胜己之私故耳。
盖君子、小人揆之以道,考之以事,固不难知,而闇于理者,或不足以知之,亦无足怪。
若夫无愿治之诚,而有轻天下之心,则于君子小人不必不知也,惟悦其顺己者。
故于君子终不能用,于小人终不能去,此则为可罪也,明皇是已。
明皇尝谓林甫:「是子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是知其不可用而用之也,非有轻天下之心而何?
故后世有愿治之诚者,当以明皇为戒也。
古意上 其二十八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桂楼椒阁木兰堂,翠帐云屏白玉床。
窈宨佳人褰绣幕,娉婷仙子曳霓裳。
合蝉巧间双盘带,金缕浓熏百和香
不热不寒三五夕,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桂楼(王琚美女篇)翠帐(卢仝小妇吟)窈窕(邵楚苌马侍中燧木香亭)娉婷(崔澹王福娘)合蝉(秦韬玉织锦妇)金缕(罗虬比红儿诗)不热(裴夷直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更教(沈佺期古意)
古意中 其四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二
绣户雕轩文杏梁,团情团思醉韶光。
花间昔日黄鹂啭,帘外春风杜若香。
神女欲来知有意,小姑居处本无郎。
自从邂逅芙蓉帐,夜夜还栖双凤凰。
注:绣户(王琚美女篇)团情(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作)花间(李嘉祐杂兴)帘外(刘禹锡朗州温右史曹长)神女(薛涛九日遇雨)小姑(李商隐无题)自从(史凤迷香洞)夜夜(王建春词)
古意下 其六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三
东邻美女实名倡,风月三年宋玉
见欲栏边安枕席,偷来花下解珠珰。
当时可爱人如画,自后相逢眼更狂。
因想阳台无限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注:东邻(王琚美女篇)风月(唐彦谦离鸾)见欲(薛能牡丹)偷来(红绡妓崔生)当时(韦庄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自后(韩偓五更)因想(刘禹锡杨枝词)也曾(罗隐浮云)
艳歌行 其二 清 · 黄之隽
 出处:香屑集卷四
越女如花住江曲,色似芙蓉声似玉。
玉貌何曾为浣纱,侧近嫣红伴柔绿。
满池春水蘸红妆,更认罗裙碧草长。
菱叶参差萍叶重,桃花历乱李花香。
年华灼灼艳桃李,一双瞳人剪秋水。
半踏长裙宛约行,人影动摇绿波里。
思君携手安能得,缭绕追随不迷惑。
横波美目虽往来,陌上相逢讵相识。
谁家君子为藁砧,夜同鸳鸯之锦衾。
莫怪临风惆怅久,人不婵娟肯动心。
注:越女(常楚老江上蚊子)色似(白居易醉题沈子明壁)玉貌(汪遵越女)侧近(李商隐河阳诗)满池(花蕊夫人宫词)更认(许浑途经敷水)菱叶(王建江陵道中)桃花(贾至春思)年华(冯待徵虞姬怨)一双(李贺唐儿歌)半踏(孙光宪浣溪纱)人影(刘希夷公子行)思君(韩愈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缭绕(李绅西湖双鸂鶒)横波(毕曜古忆)陌上(卢照邻长安古意)谁家(王琚美女篇)夜同(李白寄远)莫怪(徐凝维扬故人)人不(崔萱豪家子)
艳歌行 其十六 清 · 黄之隽
 出处:香屑集卷四
明月二八灯五枝,绮窗高挂红绡帷。
月明灯光两相照,时时醉拥双蛾眉。
佳人且莫吹参差,案前罗列尊与卮。
琼英动摇钟乳碧,持此赠君君饮之。
咽入香喉爽红玉,红颜白面花映肉
回眸一笑百媚生,如蛾双眉长带绿。
蛾眉婵娟断人肠,龙脑入缕罗衫香。
金炉沈烟酷烈芳,绿衣宛地红倡倡。
连理香裙石榴色,盘龙斗帐琥珀光。
丝绳玉缸酒如乳,琼镌狒狇绕觥舞。
灯花落地复落床,帘外月华庭欲午。
美人醉赠珊瑚钗,春兴酒香熏肺腑。
锦幕云屏深掩扉,身偎玉帐香满衣
夜半酒醒人不觉,应是行云未拟归。
高楼漏滴金壶水,宝帐鸳鸯春睡美。
日出扶桑一丈高,犹在浓香梦魂里。
注:明月(刘方平代宛转歌)绮窗(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月明(王建白纻歌)时时(戴叔伦行路难)佳人(释皎然李中丞洪水亭夜集)案前(郑嵎津阳门诗)琼英(李涉春山三朅来)持此(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咽入(崔珏美人尝茶行)红颜(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回眸(白居易长恨歌)如蛾(施肩吾效古词)蛾眉(王适江上有怀)龙脑(李贺啁少年)金炉(王琚美女篇)绿衣(陈陶蜀葵咏)连理(阎德隐薛王花烛行)盘龙(李颀郑樱桃歌)丝绳(岑参青门歌送张判官)琼镌(林宽曲江)灯花(元稹夜别筵)帘外(韦庄峨嵋山弹琴李处士)美人(薛逢醉春风)春兴(释齐己萍乡唐廪正字)锦幕(钱起效古秋夜长)身偎(释贯休杜将军)夜半(窦巩秋夕)应是(韩琮霞)高楼(牛殳方响歌)宝帐(牛峤应天长)日出(刘叉偶书)犹在(温庭筠春江花月夜)